在工作回去倫敦的路途
火車上看見這沒半個人的景象
我開始緊張了
不是因為害怕病毒
而是很擔心這是否會順利開回倫敦
(如果我是媒體
應該會拿這個景象製造病毒恐慌)
好不容易找到其中個車廂有人
我像是個異地的陌生旅客
問著他這是要開回倫敦嗎
他跟我説沒錯
但不知道為什麼
我還是很難相信
因為怎麽可能回倫敦的人這麼少
終於看到工作人員經過
我再次和他確認
他説是開往倫敦別擔心
我再問他這不是商務艙吧
看起來真的很像
(因為我怕搭錯還要再補錢)
他回我這個是經濟艙
如果搭商務艙還要再往前走
英國的火車
並不是每個經濟艙都會這麼好
即使是同公司還得靠運氣
所以很幸運能搭著這明亮寬敞的座位
還每個都附著桌子
實在很適合工作談生意
還記得我每次搭火車
都是跑到懷疑人生剩下最後幾秒
這次我卻是因為太早到還在擔心
然而接著旅客終於都陸續上車了
每個人都很有默契拿出電腦工作
這一如往常的冷靜生活
沒人討論病毒和戴口罩
或許這就是屬於英國人才有的淡定生活
現在整個歐洲就是世界最嚴重的災區
英國從上週開始
每天新增的病例
都是至少四十個
接下來的這兩週應該都會是這樣
歐洲國家幾乎全部都淪陷了
在英國的鄰近國家
義大利 法國 德國和西班牙
每個都已是破千的案例
英國這週的病例
可能同樣能破千不會是問題
你們可能會認為曾這麼強大的英國
在防疫方面肯定會很謹慎
我認為英國政府現階段的狀況
就是呈現半放棄的狀態
甚至可以説是已放棄了
而且英國的醫療系統短缺
還希望能徵招退休的醫生回來幫忙看診
但是這些人的年紀
都是屬於高危險的族群
誰都不願意冒這個風險
所以現在英國對於病毒的看法
可能就是採取適者就能生存吧
起初英國出現病例的時候
都還能很仔細的追蹤原因
現在每天這樣立刻新增至少四十個
要回朔和防疫都很困難了
不過從外表和生活看起來
英國人民同樣還是不在意
究竟他們是真的不在意
還是那紳士禮貌的外表
不能表現出恐慌的樣子
這樣就太可笑了
我現在住家樓下
有個很小的超市
什麼都應有盡有
只是價格會貴些
因為主要是賣給住戶
所以目前還沒缺貨和搶貨的現象
然而週末的時候
我走去比較大的賣場超市
眼前的景象讓我有些嚇到
之前報導説
在英國有人開始囤貨和搶衛生紙
我還想説這麼文明的英國
怎麼可能會發生這些事情
雖然他們在超市
還是禮貌慣例有秩序的在排隊
但是我看每個人的推車
都幾乎拿著清潔用品和衛生紙
還有醬料和罐頭
英國發生戰爭的時候
或許都還沒這樣
沒想到這世紀的病毒
正在擊垮著人類
而本來應該是要最危險的台灣
到至今的病例才只是四十幾例
對比在最初從沒確診的英國
到現在卻是每天新增四十幾例
實在是強烈的諷刺
現在每個國家
甚至英國媒體都在稱讚台灣
台灣就是超前了病毒
這謹慎的防疫
讓我想起今年初回台灣的時候
記得那時是病毒爆發的前一週
我從英國飛回台灣的時候
在下飛機的匝口就在發健康卡
因為不知道那是什麼
還以為是過境卡
而且正在和朋友聊天
所以我們都沒拿
然而就在要入境台灣的時候
檢疫人員説沒有拿這個卡
還要特別再排隊去量體溫
我那時還心想
一年沒回台灣
台灣什麼時候入境會這麼嚴格
雖然這個檢測的小動作
看似如此微不足道的事
但我現在回想起來
卻會是這麼重要的大事
這就是為什麼台灣不會疫情大爆發
原來早在十二月
台灣政府就已對於武漢肺炎的傳言有所擔心
甚至從中國飛來台灣的旅客
他們都會採取健康檢測
會這麼謹慎沒有特別的原因
為的就是能盡可能用心保護所有台灣人民
寫到這都好感動啊
如果英國都能這樣實施
相信就不會淪落到如今這個下場
不過既然我還在英國
還是得照著他們的步伐走著
英國這個狀況如果發生在台灣
肯定會讓民眾崩潰的罵著政府
但是在英國卻沒人責怪
甚至認為媒體過度恐慌
英國人還是決定繼續他們該過的生活
我想這可能不是件壞事
畢竟事情都發生了
還是要勇敢開心的面對未來
明天我準備去續簽了
快的話可能幾週拿到護照
效率不好的話
可能要等個半年都沒有護照
這次的簽證實在是計畫趕不上變化
本來我希望能辦理快簽
因為月底要去德國展覽
後來才發現續簽不能使用快簽
護照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拿回
所以我就放棄不出差了
現在想想德國的疫情這麼嚴重
廠商都紛紛取消
不能去或許都是最好的安排
這次的簽證
我同樣沒請律師幫忙
昂貴的費用是個問題
但是最大的原因是與其相信律師
我其實是比較相信自己的細心
每個法律條款我都認真閱讀了
準備的工作文件項目都很謹慎
希望都能很順利
會再和你們分享
謝謝你們陪著我漫步英倫😊